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论坛> 正文

关于对国家取消招标代理机构资质认定的一些认识

浏览量:6810  发布时间:2018/1/30 10:02:00

2017年12月27日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《招标投标法》修订意见,明确取消招标代理资格认定有关条款,我们认为:

  一、取消资格认定是新时代下行业推进“放、管、服”新要求

 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部署,明确经济体制改革以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,实现要素自由流动、价格反应灵活、竞争公平有序、企业优胜劣汰。并且转变政府职能,深化简政放权,创新监管方式。以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打破行政性垄断,防止市场垄断,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,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,完善市场监管体制。

  本次招标代理资格认定的取消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对招标投标行业的一项重要改革,是放开招标代理行业准入门槛,加强市场竞争优胜劣汰,推进简政放权、加强事中、事后监管的又一项重要工作。放开招标代理资质认定,打破了资质壁垒,实现了招标代理行业全面市场化,真正以业绩、能力论成败,而非以资质论英雄,有效遏制“有证无实”壳公司、“有照无技”执业人员对行业造成的不良影响,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和竞争机制,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。

  二、招标代理机构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

  虽然《招标投标法》的修订取消了招标代理机构的资格认定,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取消了招标代理业务。招标代理作为在招标工作中除招标人、投标人外的另一个中立的组织角色,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可磨灭的。

  作为招标投标领域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,招标代理机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以来,经过30余年的发展,至今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重要服务性行业,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。到2016年末,全国有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1607家、工程招标代理机构6495家,专业从业人员合计58.17万人。这些专业化招标代理机构及其拥有的大量专业的招标、造价、法律人员,为招标采购工作提供了全流程、专业化的服务,通过规范化的程序、机制,为招标人寻求到质量更优、价格更优、服务更优的供应商与承包商。同时,招标代理机构以其拥有的专业化人才和行业多年积累信息资源优势,有效弥补了招标人在专业化人力资源、专业信息资源的上的不足。正是有这第三方的专业化力量长期存在,才有效保持了招标投标行业健康、可持续、可传承发展。

  鉴于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投标领域的重要作用,招标代理资质认定及收费标准虽然取消,但是招标人对专业招标代理机构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,市场需求决定了招标代理业务在招标投标领域并不会消失,仍然存在较长期范围内持续一定的市场总量。

  三、资质认定取消后招标代理行业发展与管理方向

  1.招标代理机构自身面临着新时代下的转型升级

  随着新时代下“互联网+”招标采购工作的全面推进,招标采购行业向网络化、电子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,传统的线下招标组织、文档编制工作必然会被标准化、电子化、流程固化的便捷信息系统逐步取代,这将导致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范围、工作量不可避免的缩小,也会相应影响到招标代理行业收费水平、盈利能力。为满足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下招标投标领域发展需要,招标代理机构需做好工作角色调整,由传统的招标组织向着更高端的专业化咨询、人才支撑、信息资源供应等方面转型,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、更好生存。

  2.政府取消资质认定后,行业应加强代理征信与自律体系建设

  鉴于招标代理业务是招标投标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,虽然招标代理的资质认定取消了,但对于行业来说,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,招标代理业务仍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发展。为了避免取消资质认定后招标代理市场竞争的无序现象发生,行业应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:一是要加强招标代理机构信用体系建设,构建招标代理机构业绩、征信行业评价服务平台,为招标人在选择招标代理机构时提供充足的判断依据;二是要招标代理行业自律工作,保证业务的健康、规范开展;三是要加强新形势下招标代理人员能力提升,做好专业人才培育,促进电子化招标投标环境下招标代理机构的转型升级。

  作者:郑悦峰、付奎(中国电建集团市场经营部)

   

   来源: 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